方寸之间天地现 一一篆刻家曾雪涛印
发布时间:2025-01-19 18:37 文章来源:央视美丽乡村一线聚焦 作者: 刘飞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一线聚焦陕西电(副总编:张家南)(周世闻——中国书法博物馆创作委员会主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特聘教授)

 篆刻和书法一样,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国粹艺术,一刀一石之间展现的是我们中国人对宇宙万物的独特观感,大道至简,大象无形,这一方方小小的印石,承载了多少艺术家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生长在历史文化积淀无比深厚的十三朝古都长安的篆刻家曾雪涛先生就是其中特别出类拔萃的一位,几十年默默耕耘,数十载孜孜以求,他以功底深厚,独具特色的篆刻艺术,傲立于中国印坛!

 以大家看来,作为一位艺坛骄子,曾雪涛先生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有三点:

 一曰"正"。首先是路子正,他从学习篆刻艺术开始,就师正道、拜名师,成为著名篆刻家魏杰先生的入室弟子后,在魏先生的耳提面命之下,浸淫于秦鿭汉印之间,摹印谱,涉山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受外界歪风邪气侵扰,一心专注于艺术水平提高,这才有了他现在精湛的篆刻艺术。其次人品正,他不仅在艺术上向名家大师学习,而且在人格修养上也向古圣先贤看齐,尊师重道,谦虚有礼,待人真诚,热心公益,体现出一名艺术家的良好素质;二曰"雅",艺术是一件雅事,北宋大文学家黄庭坚在《书缯卷后》中说:“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所以,衡量一位艺术家是否出色,关键看其作品是否清雅、文雅、高雅,而体现这三点的要害在于艺术家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要融入鲜明的时代特色,又古又新,融古出新,这几句话说起来容易,做到却很难,雪涛先生却做到了,他既有良好的天赋,又肯下苦功夫,所以,他的作品所散发的这种雅致之气扑面而来,观之令人心醉,赏之令人心折;三曰"情",南北朝时期的大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意思是说在进行艺术创作之时,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让情感和想象充分地表达出来。在这一点上,雪涛先生也是贯彻始终,他的每一个作品从构思立意到设计印稿,再到操刀刊石,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激情澎湃、千回百转的艺术激情,他把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领悟,对世界的观感,都融化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之中,欣赏他的作品,我们透过这一枚枚印面,实际上是在和他进行灵魂上的对话,他的喜怒哀乐诸种情感,都和观赏者形成了强烈的共鸣,他的每一枚作品都仿佛有生命一般,在向世人昭示着世间真善美的真谛!

 雪涛先生还很年轻,有此三点,假以时日,不断砥砺品学,定将取得更大的成就,愿将这幅对联送给他共勉:

好借春风酬壮志,

快催骏马跃前程!

 个人简介:

 曾雪涛,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终南印社社员。自幼喜好金石篆刻,曾师从著名篆刻家魏杰先生学习篆刻。多年来遍临先秦、汉魏古玺印以及明清流派印,所治印章兼工带写,风格多变。曾参加第七、八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作品展,陕西省第三、第四届篆刻艺术展,陕西省第五届篆刻展,陕西省首届书法篆刻临作展,陕西省第三届书法奖,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全省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等展览并入展。篆刻作品“三彩载乐伎骆驼俑”、“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永陵”、“曾国藩研究院”、“厚福堂”分别被陕西历史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馆、渭南市博物馆以及曾国藩故居收藏。并先后随终南印社赴澳门、台湾、日本等地进行书法篆刻艺术交流。

责任编辑:刘飞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2838403369@qq.com 电话:010-69960698 手机号:18610493210

中央新影老故事频道《记录》栏目组,《草根也要当明星》栏目组”红色之旅”和”美丽乡村”节目联合设立的综合性互联网资讯平台

备案号:京ICP备200002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8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Copyright© 2020 www.fzjdv.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