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寺,那座名叫“报恩”的寺,就在我儿时记忆中回故乡的路上。
这条路,是条小路,是条铺着鹅卵石又长满苔藓的小路。当走到两山相隔的一个凹型的山㘭口时,小路会延伸进一个有几幢破旧、摇摇欲坠的寺庙里。庙虽旧,但庙门前的三个大字,似乎时常有人去擦拭过的那种铮亮、那种发光。
这三个大字便是:报恩寺。
因为父母在县城工作,我自小也就成了城里人。但我舍不得一直在乡下老家的奶奶。有可能是奶奶更舍不得我哩。每到周末,奶奶就会走二十多里乡间小路到县城把我接回老家,与她周末团聚。那时我小,大约七八岁,奶奶每次总是把我背着回故乡的,而且每次背我到报恩寺时,奶奶都会把我放下來喘一口气,歇一歇脚。
奶奶这一背就是几年,隨着年龄的长大,更隨着“报思寺”歇脚次数的增多,我对这寺庙有兴趣了,便吵着闹着要奶奶跟我讲眼前这“报恩寺”的故事。
从我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奶奶却总不把“报恩寺”的故事讲给我听,她后來告诉我说是因为我小,讲了也不懂。但那时奶奶每次背我进寺歇脚时,她都会带我进寺庙中向菩萨作揖打躬。嘴里一直念叨”“报恩,报恩”几个字。就这样我从小学一年级跟奶奶念叨着“报恩”二字长到了小学六年级。奶奶似乎发现我长大了,于是才一本正经地给我讲起了“报恩寺”的故事……
奶奶说这是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后查证为梁朝葵未年间,距今1500多年),有一家三口从遥远的长江边上来到了烟阁乡的吴家村。他们说;这次远行是来报恩的。到吴家村家家上门致谢后,这一家人便在吴家村的这座山垭口建起了这座寺庙。他们便给寺取名为“清静寺”,又叫“见口庵”。这一家人的心意便是让这恩人家乡的乡亲,让菩萨给予庇护,让人人得到安益、清静。“见口庙”便是这家人感恩建寺的宗旨;即凢世间穷人进寺见口便济。
原来,在1500多年前,烟阁吴家村因为穷,村子里年轻的小伙子都以干“担脚”为生。他们每年都会结队去长江担盐,一担盐担回城里卖出去,便可得到聊以养家的“担脚”钱。有一年,村里去长江担盐的一个年轻“担脚”,因为到盐场迟了时日,便落后了担脚队伍。正当他想拼命赶上队伍时,又遇上下个不停的大雨。无奈中,他只得在山腰搭个草棚苦苦等候放晴之日。谁料正在他搭好草棚当天,山涧突然爆发山洪,满山的洪流滚滚而来,在他草棚下的大河中,猛见几个大浪将一艘官船掀到岸边。船撞在石崖上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响声后,船里的人全被抛在船外的洪涛中。
年轻“担脚”一见,立即飞身扑下河去,很快将抛在船外的一对夫妇救上了岸。当他得知还有一个八九岁孩子仍在破船上时,“担脚”二话没说,又扑进了洪涛,将他们的儿子推向岸上后,一个滔天巨浪吞噬了这位年轻“担脚”的身影。
被救起的这家人其实是来赴任的一个县令。事后,他从草棚中那担货担中得知救他一家而舍命年轻人的身份后,他便在“担脚”中打听。终于知道这年轻“担脚”便是江西永新烟阁吴家村人。得此准确消息后,他决定弃官感恩,便带着一家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建寺修行。
于是,长江口的县令成了这座寺的开基僧人,他的儿子在父母双亡后,他接替了父母的衣钵,也成了这座寺的后来人。
奶奶的故事把这座寺庙深深地刻进了我的脑海里。
我为舍身救人的“担脚”英雄所感动,也为诚心感恩的县令一家而起敬。
故事不长,却还在继续……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千年,弹指一挥间。时间老人一下把时光拉到了血雨腥风的抗日岁月。就是在这时光交替中,“报恩寺”的僧人走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建寺报恩的宗旨却始终没变。这年,日本鬼子进入了永新境内。全县人心惶惶。“走日本”这句在民众心中自发的口号,似乎成了全县百姓的救命稻草。“报恩寺”的僧人也是人,他们也害怕,也想逃,也想保住一条命。正当全寺僧人在犹豫不决时,山外传过来一个特大的好消息。说是进入永新县境的日本鬼子不战而逃了。那是因为永新烟阁吴家村的一个军长为保家卫国,带着他的将士杀回了永新。日本鬼子闻风而逃,将军救苍生于水火,其功德大焉!可是,就在当年,战场传来噩耗,说这位赶走日本鬼子出永新的吴将军,在一次与日寇作战中不幸壮烈牺牲。这噩耗一传进“报恩寺”,全寺僧人无一不落泪。为感恩这位为国家为民族英勇献身的将军。寺主持决定派出年轻僧人会同吴将军村里亲人不远千里来到抗日战场,将这位民族抗日英雄的尸骨接回永新,隆重地安葬在“报恩寺”开基祖僧人坟旁的后山之上。
星转斗移,岁月沧桑。时至1500余年后的今天,我特意重走儿时的路;不见了荒芜,不见了潦倒,扑面而来的是翠竹青青的林荫小道和別致耀眼的寺庙大殿。人未进殿,诵经声、木鱼声一下便把我推进了一个神妙的世界。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来迎接我的是两位有高学历,戴着眼镜的年轻女僧人。她俩原出家于上海大寺庙,当我问到她俩为何会选择到这穷山僻壤开坛布道时,她俩几乎同时指着寺门上“报恩寺”三个字意味深长地笑笑。
哦,我的心热了;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懂得感恩,懂得报恩!
正当我欲关好车门准备徒步进殿时,身边突然钻过来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小孩,他怯生生地朝我问道;爷爷,你车上带了水吗?
“有,有。”我赶紧从车里取出几瓶矿泉水交在他手里。
小孩接过一瓶朝我鞠了一躬;谢谢爷爷,我只要一瓶。说罢便消失在众多的香客之中。
一进寺殿,我这才发现,在“报恩寺”里络绎不断的香客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带着一个看似学生模样的小青年特别扎眼。我便好奇地走过去想探个究竟。这大娘虽说有八十高龄了,她很健谈。她告诉我;她是寡妇带崽,儿子从小得了小儿麻痹症,是个残疾人,长大后娶了个媳妇也是个残疾人。他夫妻生了二个孩子,一个今年高考考上了大学,还一个小的也在读书哩。老人十分激动地把她身边的孩子拉在我面前说;我们一家全靠共产党呀。要是没有现在的脱贫,我家孩子还会去读大学?!说着老人从孩子手里拿过大学录取通知书,显得无比激奋地;好世界,寡妇的孙子也要上大学哟。
我们正谈在兴头,刚刚向我要矿泉水的小孩直朝我们飞跑过来;奶奶,你肯定渴了,快喝水,快喝水……当他一发现我时,有些羞怯地;奶奶带我们进寺大半天了,我怕奶奶渴……
一句“我怕奶奶渴”,我的眼红了!
这时我才发现在这众多的香客群里,有许多牵儿带女的年轻夫妇们,他们带着孩子來到这里,不正是为了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懂得报恩!
今日,先祖的坟茔犹在,英雄的墓碑犹在,“报恩寺”的门匾犹在,祭奠者、瞻仰者犹在……
因为,这坟茔、这墓碑,这祭奠者和瞻仰者,都在向人们眧示:英雄永垂,感恩不朽。
“清静寺”,“可口庵”,经上千年的风雨沧桑,现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更为耀眼夺目的三个大字:“报恩寺”。
哦,那寺,那座名叫“报恩”的寺。
作者:吴谷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2838403369@qq.com 电话:010-69960698 手机号:18610493210
中央新影老故事频道《记录》栏目组,《草根也要当明星》栏目组”红色之旅”和”美丽乡村”节目联合设立的综合性互联网资讯平台
备案号:京ICP备200002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8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Copyright© 2020 www.fzjdv.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