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湘潭农村养老模式丨农村养老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20-12-11 17:40 文章来源:未知 作者: admin
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 >
“当你老了”——探索湘潭农村养老模式系列报道②

 截至2020年11月,湘潭市农村老年人已达44万,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72.1%,且数量和规模仍在增长。如今,城市中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等新养老模式遍地开花、各显神通,而受经济较为落后、物质基础薄弱、养老意识淡薄等因素影响,未富先老的乡村渐成应对老龄化的重要阵地。

 照搬城市养老模式到农村,显然水土不服。那么,打开农村养老难题的钥匙是什么?又该如何让情况各异的老人真正老有所依呢?湘潭给出的答案是——量体裁衣,因人施策。

 特困老人有依靠

 11月27日下午4点,湘潭县普亲易俗河老年养护院的集中活动室里暖意融融,64岁的刘均光坐在轮椅上安静地看着电视,再过一个多小时,可口的饭菜就会端到跟前。“不讲别的,以前我搞一餐饭吃一两天,冷了还是馊了反正为了填饱肚子只能吃,跟现在的日子没法比。”刘均光说。

 刘均光10多年前突发风湿性关节炎,双腿逐渐不能行走,妻子不堪拖累离家出走。他试着独居过一段时间,但病情日益严重,日常洗涮做饭都力不从心。4年前,民政部门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准备安排他到养护院居住,起初他拒绝了,“别个有子女可以出钱住敬老院,我一没崽女供养,二来自己穷,哪里住得起!”民政工作人员给他解释政策,他才勉强答应先试试,没想到这一住就是4年。“不花钱,还发钱呢,每个月我有60元零花钱,用不完呢!”刘均光满脸高兴地说。

 湘潭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困人员主要是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也就是农村惯称的“五保户”。这部分老人分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两种形式,集中供养费用由乡镇敬老院统筹使用,分散供养费用每月由乡镇财政所发放至个人账户。

 普亲易俗河老年养护院是一家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在院内和刘均光情况类似的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共有47位,占全院人数的68%。代理院长朱朝霞介绍,以刘均光为例,他每月生活费700元、因失能享受515元护理补贴,共计1215元全部由养护院统筹使用,“我们每月按照规定给老人发放60元零花钱,院里实际收入为1155元。”这笔数字背后,是刘均光在养护院享受24小时全护理等级陪护、衣食无忧、衣物洗涤和个人清洁均有专人负责。

 失能失智老人有保障

 根据湘潭县养老服务工作的规划,从2019年11月到2021年12月,在全县重点打造标准型“特困失能老人集中照料护理中心”10个,辐射17个乡镇,建立护理床位680张,将全县619位特困失能老人有意愿入住敬老院的全部集中入住照料。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两年内重点打造升级型“特困半失能老人集中照料护理中心”18个,同样辐射17个乡镇,建立护理床位850张,让全县780名特困半失能老人老有所依。

 11月中旬,趁着难得的晴好天气,距离普亲易俗河老年养护院56公里的湘潭县乌石镇失能老人康养中心正在做设备调试,40张多功能床都已安装完毕。这是负责人王会良最“得意”的设备,“失能失智老人长褥疮是个很棘手的事,民政部门赞助的这种病床,半小时可机械帮助翻身,帮我们解决了护理上最大的难题。”

 王会良旗下有10家养老机构,分布在湘潭县和湘乡市,今年他投资200万元在乌石峰养老院建设失能老人康养中心,打算把10家养老机构中的失能失智老人集中养护。“现在农村养老政策好,身体好的老人有基本生活保障,家庭条件差点的也有政策扶持兜底,但是老人一旦失能失智,生存质量就大打折扣,甚至拖垮一个家。”王会良说,建设这个康养中心,湘潭县民政局给予了政策倾斜,并资助了包括康复床在内的物资。

 72岁的胡巧明算是乌石峰养老院的“新人”,今年10月中旬才入住,她也即将成为失能老人康养中心第一批入住者。几年前胡巧明中风偏瘫,生活起居由妹妹和妹夫照顾。今年上半年,胡巧明的妹妹突发疾病住院,一家人的生活乱了套。经儿女商议将胡巧明送到了乌石峰养老院。生活起居有专人照料,还有很多老伙伴一起谈天说地,让胡巧明感到非常舒心,“在这里能让崽女放心,也不麻烦姊妹,据说那边(指康养中心)环境更好。”

 和胡巧明房间仅相隔50米的康养中心,不仅配备了全自动翻身康复床,还在每个房间配备了无障碍洗浴、马桶等。失能失智老人多伴有各种基础疾病,每个房间标配两名有资质的医护人员,适时给予医疗支持。同时,在康养中心外围,形成了一个单循环通道,通道最东侧是一间特殊的病房——安宁宁护病房,给予生命垂危老人临终关怀。在安宁宁护病房过世的老人遗体,将通过单循环通道运走,无需经过其他入住老人病房,这种设计更体现人文关怀。

 胡巧明也曾担心过入住康养中心的费用太高,儿女打听得知每月需要2000元,表示在承受范围内,安抚母亲安心住下。普亲易俗河老年养护院里77岁的吴谷清身患帕金森综合征已全失能,“在家里请保姆照顾,少说七八千元一个月,在这里我们失能失智老人花费最高的也才4000元。”吴谷清主动要求儿子将自己送到养护院,生活上能得到妥帖的照顾,还能享受一定医疗养护,这对他而言是“好幸福”的生活。

 这种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农村失能失智养老政策,得益于湘潭县民政局切实破解难题、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这一重要课题:全县乡镇敬老院为政府兜底保障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集中照料护理,同时满足社会老人的刚性需求;县级福利中心承担各乡镇敬老院满负荷情况下兜底保障老人的养老服务,起到全县综合保障作用。

 健康老人有所乐

 农村养老问题一直是全国也是湘潭市养老的一个短板,特困人员和失能失智老人只是农村老人中的小部分,大部分老人生活自理、不愁衣食,他们对于养老的诉求更倾向于“养”。农村较于城市,有老人获取信息渠道不畅、留守老人多、医疗资源集中在中心区、科技化智能设备运用少等特点,如何切实解决这“大部分”老人的养老需求,找到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且老有所乐的平衡点是关键,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创建,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去年9月,湘潭县易俗河镇百花社区开办了“党建+莲湘颐老”日间照料中心互助点,以“健康养老、乐享生活”为特色,在细节布局上给老人“家”的温馨,在环境设计上融入卡通元素凸显“老小”特色,将细致贴心的服务落到实处,成为周边老人的会客厅和活动室。这个照料中心很快成为全市农村养老日间照料的“样板工程”。

 而在更早前的2018年,位于雨湖区姜畲镇金马村的湘潭市首家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式对外营业。湖南金梦圆家政股份有限公司与金马村合作,整合资源,将闲置楼房改造成了一个老幼共融、医养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留守儿童之家,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指导、就医陪护等服务。

 今年11月中旬,记者走进今年成立的湘潭县石潭镇横街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中心集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基础医疗、日间照料、养生知识普及于一体。社区负责人唐赞华说,照料中心很受老人欢迎,“好多老人每天都来打卡呢,每个房间都坐满了人。”

 目前,中心由镇上老党员自主管理,配备8名专职管理人员。“我们在不断开拓新的文娱教育形式,争取办个微型老年大学。”唐赞华介绍,今年受疫情影响,原计划举办的部分活动取消或延迟,但截至11月中旬,中心已组织广场舞比赛、养生知识讲座、老年疾病预防讲座等活动,深受老人喜爱。而老人若突发疾病,也会第一时间向中心负责人求助,目前中心已和老人形成良好的互助氛围。

 湘潭县计划到今年年底前,参照易俗河镇百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模式,创建升级型社区“邻里互助点”22个。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明)

责任编辑:刘飞 点击数: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2838403369@qq.com 电话:010-69960698 手机号:18610493210

中央新影老故事频道《记录》栏目组,《草根也要当明星》栏目组”红色之旅”和”美丽乡村”节目联合设立的综合性互联网资讯平台

备案号:京ICP备200002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8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Copyright© 2020 www.fzjdv.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