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生态,不能一“停“了之
发布时间:2020-06-03 09:58 文章来源:一线聚焦 作者: 瑶谣
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 >
近日,一项投资3亿元的生态治理工程,因为“破坏生态”遭到激烈质疑,在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

新闻中称:环保志愿者在云南大理苍山白鹤溪附近进行例行的定点溪流观测时,看到工人们正在对溪流河道进行施工,大量混凝土被平抹在河底,两侧的河堤用小石块加高并用水泥抹缝。在环保人士眼中,这种处理方式改变了自然河道状态,是一种弊大于利的治理方式。对此,当地政府已迅速叫停了工程,并主动联系环保组织和志愿者,听取公众意见,进行方案修改。

流水潺潺、鸟语花香的环境,一听就让人感觉很美。然而从新闻中报道的施工后的照片来看,灰色的水泥河堤配上台阶似的水泥河底,完全成了人工排水渠,已经无法与“山清水秀“这个词联系到一起。也正因如此,消息一出立即引来大量质疑和反对之声。
 
实践证明,环境生态治理,是关乎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必须做到科学论证在前、征求意见在前、工程评估在前,容不得半点疏漏。受到质疑后,当地政府叫停施工并主动沟通的积极态度,固然值得肯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工程在立项、施工前,存在论证不足、评估欠缺等问题。否则,又怎会直到小溪变水渠之后,才引起关注和争议?很多时候,自然生态环境一旦遭到大规模人工破坏,就很难恢复原貌,由此带来的环境损失和自然资源损失,远不是3亿元投入能够衡量的。

忧心之余,笔者期待更高级别、更权威的环保部门能及早介入,对“抹水泥”治理方式的利弊进行公正、公开的评估和论证。一旦查实的确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那么在叫停的同时,对由此带来的巨大“财政账”和生态账必须追责到位。(瑶谣)

责任编辑:13758999201 点击数: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2838403369@qq.com 电话:010-69960698 手机号:18610493210

中央新影老故事频道《记录》栏目组,《草根也要当明星》栏目组”红色之旅”和”美丽乡村”节目联合设立的综合性互联网资讯平台

备案号:京ICP备200002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8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Copyright© 2020 www.fzjdv.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