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基层“减压”重在厘清权责
发布时间:2020-06-03 07:48
文章来源:一线聚焦
作者: 蔡菲菜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指出,深化治理改革为基层放权赋能。进一步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快制定赋权清单,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到基层,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基层。
然而,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十分顽固,还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表现,如在扶贫领域,一些中西部省份普通农业型乡镇一年花在扶贫材料打印复印、宣传等方面的经费达数十万元。个别基层工作人员通过材料“注水”的方式体现自己的工作业绩,夸大工作成效。一些地方在安全、环保等领域的形式主义问题也比较突出。例如,生产安全、森林安全、道路安全、河道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环保等工作非常重要,同时又涉及不同的部门。各部门通过属地管理、下发文件等方式将任务分配给乡镇,但乡镇没有相应的执法资源,只能通过管理的方式完成任务。
不难发现上述基层减负未落实的关键原因,一是部分上级单位提前部署不到位,临到期限了一层催一层,结果压到基层来了,成为基层干部不可承受之重;二是部分单位履职尽责意识缺位,坦然做着“甩手掌柜”,抱着以前的老思想,任务来了依照属地管理原则直接甩给基层,事情基层干,做好了是自己指导有方;做的不好,是基层未实事求是,要通报批评。
基层减负关键在于厘清权责。在权与责之间,应当要有一个明确的界限,需要主动挑担子的担当意识,需要提前谋划的大局意识,一笔写不出两个“共”字,上级和基层本就是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在理解基础上指点迷津,在实战经验中学会本领,倘若分而划之,以“领导”、“上级”自居,往往脱离基层实际、脱离群众。勇者正视问题,弱者粉饰太平,只有正视和基层之间的时间、空间问题,将基层的实际情况作为客观条件时刻放在心头,才有可能在部署工作和面临共同任务时真正做到恰如其分、事半功倍。
在基层减负的关键之年,前进之路仍在不断探索,亦有基层干部感叹被动开会少了,主动调研多了;被动应付少了,主动谋划多了;被动检查少了,主动督办多了;在机关听取汇报少了,到基层解决问题多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过程,有问题就应对,这才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做法。
基层减负,以厘清权责以基点,让基层干部有为亦有位,明责更履责!(蔡菲菜)
责任编辑:刘飞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