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尺”化管理要不得
发布时间:2020-05-09 06:30
文章来源:一线聚焦
作者: 尹俊华
裁剪衣服,一定要用一把尺子,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在部署考核工作时,如果用同一把尺子量到底,未免有失公允。说白了,这其实也是一种惰性思维,它提醒领导干部,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必须摒弃“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懒政。
服务基层贵在科学、精准。当前,既要抓好疫情防控,又要抓好复工复产,实打实地做好各种产业链的衔接,一味地用自定的尺子“量”下级,总是以文件落实文件,不从实际出发,不仅问题解决不了,反倒是将基层“捆绑”得更紧。要想让基层放开手脚干事业,各级党委政府就要倡导勤政、主动作为,加强分类指导、科学帮带。如果不看服务对象、不分情况,不着实情,动不动就搞 “统一标尺”,总把开出“万能药方”作为管理“秘器”,表面上看似管得很严,很到位,其实不然,管理的效果却适得其反。
时常,总能看到一些党政部门热衷对基层用“标尺”测量。有的在管理上只会用“堵”,一出问题就一律严禁;有的在政策落实上不区分对象,“上下一般粗”。就像一些地方抗疫,不管风险等级,一律“不准外出”。如此一来,政策制度自然难以发挥效力,也让群众难以适从。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说到底就是工作懒惰、作风漂浮。
事实再一次证明,只要各级党政部门俯下身子,倾听民意,了解民疾,制定政策时从心意中来,思维与腿脚放勤快些,落实工作就不会跑偏;上级搞“标尺”管,下级自然就受到这样那样的困扰,甚至会被束缚住手脚。党委部门只有善于听取基层意见,多考虑可行性,多加强精细化指导,避免“标尺”化管理模式,才能确保各项政策在执行中不会偏离“轨道”。(尹俊华)
责任编辑:13758999201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