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难后易”也是办法
发布时间:2020-04-15 23:00 文章来源:一线聚焦 作者: 王晓龙
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 >
      近日,笔者下村调研,一个年收入较去年增长了30%的贫困村引起了笔者的注意,面对如此大的数据变化,笔者请教了该村的第一书记小彭,“农村群众思想保守,加入产业合作社疑虑很大,在跟村两委班子商讨对策后,我们采用‘先难后易’的办法,在集中力量攻克下最固执的几户贫困户后,其它观望的贫困户便不攻自破了。”小彭的话发人深省,面对困难,我们确实习惯于“先易后难”的解决之法,认为“以点破面”的点便是“易”,殊不知,若换一种思路,从“难”点入手或许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毋庸讳言,“先易后难”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符合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从容易的事情做起,不仅能积累经验,掌握工作的规律流程,更能在某些攻坚时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若前期过于顺风顺水,一旦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阻力的日益增大,前期的一帆风顺往往容易对后期的艰难险阻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在荆棘密布之时,更是容易形成得不偿失的困顿局面。如在大开发、大建设的浪潮中,很多党员干部为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采取了“先易后难”的发展战略,以至于在向自然过渡索取之后,遗留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在后续的生态环境治理中投入比发展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换而言之,若我们能在发展初期以“难”破局,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又岂会不能在自然资源满足国民生产需要的同时提升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事实确也如此,要想攻克常人难以攻克的关隘,获取常人难以获取的成就,“先难后易”亦不失为一种卓有成效的办法。上世纪50年代,山东厉家寨合作社长厉月举搞小麦丰产试验,偏要“先难后易”,先啃硬骨头。他用自己的一块好地换来一块孬地试种。村民说“要是这块地都能丰产,厉家寨就没有不收粮食的地”。厉月举辛苦耕耘,经过补苗、浇水、施肥、捉虫,这块地里的麦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收成。“先难后易”让厉家寨民众信心高涨,全村5000多亩土地都得到了彻底整治,实现了粮食的连年丰收,在当时创造了一个奇迹。
 
      《后汉书》有言:“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如今,正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关键时期,倘若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能养成“先难后易”的干事思维,树立敢啃硬骨头的攻坚信心,涵养“朝最厚的地方钻”的干事态度,知行合一、踏实向前,那又会有什么荆棘乱石能阻碍中国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坚实脚步?(王晓龙)
 
责任编辑:admin12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2838403369@qq.com 电话:010-69960698 手机号:18610493210

中央新影老故事频道《记录》栏目组,《草根也要当明星》栏目组”红色之旅”和”美丽乡村”节目联合设立的综合性互联网资讯平台

备案号:京ICP备200002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8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Copyright© 2020 www.fzjdv.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