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桂森|为戏而生——我的戏剧人生
发布时间:2024-04-01 07:58 文章来源:未知 作者: 刘飞
当前位置: 主页 > 人物 >
少年坎坷,深圳墟九死一生遇磨难

 我出生在二十世纪30年代南方边陲小镇宝安县,祖籍广东梅州兴宁,家世坎坷,父亲一辈家中九子,有抗日东江纵队将领有广州商贩,由于战乱频仍以致骨肉失联,吾父曾宝华早年当和尚,后卖猪仔到南洋泰国锡矿当矿工,中年由大姐作主与公鸡拜堂娶刘氏为妻颇具时代色彩。我家五兄妹我为家中长子,年幼时总盼着父亲回港一家相聚,后父母把家安在深圳墟(今日东门)。经营的曾宝华牛肉店成了闻名乡里的老字号,后来宝安县国营农场退休。我作为土生土长深圳人,见证曾经的深圳墟人流兴盛交易畅旺,是香港和惠(阳)东(莞)宝(安)简称惠东宝地区的洋货与土产交易集散地。据1950年代深圳墟商会统计,有人泰米行、蔡添记布匹、振兴文具、祥光百货、同和堂中药店、仁和堂药店、梁四姑接生、邓志伟医务所、曾宝华牛肉店、悦隆木屐店、张生记打铁铺、张洪记烟丝行、曾明记蓑衣毡帽店、民乐戏院、维新书店、新生活照相等125家,遍布大街小巷。周边大大小小村庄蔡屋围、湖贝村、水贝村、笋岗村等,改革开放后深圳墟成了远近闻名商业标杆“老街”东门。与香港唇齿相依的深圳河边是耕地,宝安县人可凭借过境耕作证往来于两地之间。兄妹五人就是从这个深圳墟上奔赴各自不同的人生。大妹森娣作为童养媳送至香港锺应堂,妹夫后成了香港数一数二的堪舆师,弟弟焕森至今一直在港安居乐业。妹妹桂珍特区成立后成为东门深圳糖烟酒公司商场经理,另一妹自小失散,直至八十年代后代方来深相认。

 古老的惠民桥(人民桥)有着我刻骨铭心的记忆,也开启我坎坷磨难的人生。我自小是聪慧爱读书的美少年,在宝联学校时是童乐队大鼓手,当年欢迎宝安县长林侠子从省城坐火车到罗湖再到南头走马上任我就是其中的大鼓手,无奈于一九四八正月在惠民桥在两个国民党兵痞的胁迫下,用炸药炸鱼失手炸残左手,父亲机智将炸得血肉模糊的我送至深港边界,哀求值守的老更仔将我以孤儿身份送至香港九龙医院,因失血过多昏厥被送进太平间,三日后苏醒自行爬出得以救治,此段经历历历在目,记录在晚年自传体小说《深圳苦儿》中。医治四个月被送往沙田半山恤孤院,每日参与教会风琴班唱诗班在此也算体验了基督教文化,但我并非孤儿,日益思念家人遂伺机逃离,终鼓足勇气第一次流浪,沿着铁路一路向北经大埔、大和、粉岭再经上水,跌跌撞撞回宝安家中,走完人生第一大劫。虽大难不死却失去左掌,不料回家后因手残疾父母又欲将我送与香港学民间算命术,吾酷爱读书誓死不从坑蒙拐骗勾当,遂再次离家出走,自此彻底告别优渥生活,广九线上多了一个靠扒火车、卖香烟云片糕的小流浪儿。我曾数度被送去羁押,顽强挣扎生存。终盼来彻底解放,逐渐衣食不愁。遂再次独自徒步四百公里流浪回祖籍兴宁,吃百家饭上了工农速成中学,成绩优异竟然当上了老师,与学生——典型的贤良勤劳的客家女子廖琼英速成一段师生恋。婚后,我醉心求学或投入创作,妻抚养子女任劳任怨扛起整个家,这辈子我对妻是终生感激的。

 深圳火车站的站名"深圳墟",1949年10月,宝联学生童乐队(宝安各个学校联合的学生童乐队),参与迎接解放军的现场。摄影者为同龄人汤洪泰先生。

 1957年起,我在广州务工三年,期间机缘巧合,一次在挚友朱满宏家中吃饭,其兄匆忙回家拿行李逃离,原因竟是从事校对工作把国家重要人物的名字校错,在特殊年代这是必须坐牢的,遂我毛遂自荐顶替他成为中山大学印刷厂校对科任校对一职,为圆读书梦我废寝忘食备考,一九六零年秋竟以优异成绩成为广东省录取六名上海戏剧学院本科生之一。此为我人生最为重要之转折点。大学四年是我的黄金时代,从此为戏剧创作奉献毕生。

 幼年时期(我右一),盼望已久的父亲南洋回来,一家四口乐也融融。1940年摄于深圳墟。

五十年代,兄妹聚少离多,我(左一)四兄妹摄于香港。

 人民公园,深圳最老的公园。1983年建立于深圳最老的城区罗湖。1983年,四兄妹相约人民公园留念留影。

亲朋好友相聚香港(与香港明星罗兰、香港知名堪舆大师、妹夫钟应堂相聚于香港,2010年摄)

 青年立志,上海滩求学不负韶华

 上海戏剧学院在校四年,我对戏剧启蒙于斯,终生志向于斯,回报社会于斯,终生无悔无怨。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是中国戏剧作家、理论家的摇篮。60年届戏剧文学系一年级,整班人数27名,合格毕业的25名同学中,先后涌现出张鸿生、陈祖芬、杜清源、唐泽芊、倪绍钟、邢益勋、张健忠等众多出类拔萃的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名导演以及各地文化界领导。自64年毕业他们面向全国走向征途,每一个都在各省市戏剧、电视、电影文化节翘楚,都是时代精英。我有幸也是这个大摇篮里的一员,得益新中国共产党庇护,得益艺术殿堂和众多老师的栽培。

 师恩似海,受益一生,拜望恩师王东局教授。2002年摄于上海戏剧学院。

 俗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作父”。江俊峰伉俪,顾仲彝恩师,班主任王东局伉俪,周端木,丁小曾,徐闻莺,董友道,余上沅,陈古虞等老师至今任历历在目,常夜梦相会。1960年广州考区面试的场面令我终身难忘。江俊峰是上海戏剧学院宣传部长,是考区的总负责人,也是我面试的主考官。他说:“你出身贫寒少年坎坷,务工三年顽强自学,底子虽薄悟性高。倘有机会进习,或许有大器晚成的一天……一周后等通知。”我日思夜想苦熬一周,命运给我第一颗幸运果——录取通知书终于到来,自此踏上中国最高艺术殿堂求学之路。

三月考试归来,1960年摄于广州。

1964年摄于上海戏剧学院校园门口

 开学一个多月后,校团委专职书记王惠敏同志找我单独谈话。“通过组织了解,决定推荐你进团委班子.……”我急出一身冷汗,自知是同学中文学素养最低的一员岂敢应允?一再婉拒,但王书记却说她看过档案也多方了解我的经历,认定我适合团委分管组织工作。既难推托,唯有暗下决心,勤能补拙,把组织交给的任务做好。当时学院领导狠抓作息时间,硬性规定十点必须关灯就寝,为争取更多时间读书我每日公厕夜读到凌晨方蹑手蹑脚回宿舍和衣而睡。但纸包不住火终被同学告至班主任,但王东局老师却非常善解人意,同情我的处境,批评几句后又赞我发奋图强精神终有回报之日。顾仲彝老师是我最敬重的老师,不知是何缘故,我总觉得他也喜欢于我。升三年级我被选为戏文课课代表。一天下午,董友道转达顾老师邀请我到顾家一叙。按图索骥找到顾家大院。三层整套居室,大间小间都堆满书籍乃学者伉俪之家。我刚唤声“顾老师”,顾老师便大踏步伸手握我。顾师母就端来热气腾腾的牛奶油晶晶的面包,在那全国生活水准都很困难的年代十分珍稀。当时,我的感受是难以言表的。畅谈一时间,顾老师拿出两套共四本的《编剧理论与技巧》给我。“一套给全班同学参考,一套供你个人收藏学习”。这套讲义是他特邀中央戏剧学院讲学时的内部教材,十分珍贵。怎不叫我受宠若惊呢?当我含泪接受时,顾老师叮嘱我,有空常来,有好的作品由童老师转交。时光荏苒,转眼又过一年,那时我参加“四清”运动告一段落,正准备毕业论文。我的毕业创作是小话剧《最后一课》,它取材于农村四清素材。大意是农村夜校与封建书场争夺青少年的一场斗争。我的结构局分两段着笔。前半段是夜校的正面生活,后半段是小河对岸的书场传来淫笑秽语的怪声,惹来夜校师生的频频光顾……对这个小戏的初稿,经全班的讨论和董友道老师的认可,主题鲜明,布局顺畅,正打算交表演系四乙班排练并作为学校毕业汇报演出。就在此时,董老师传达顾教授的大段修改意见,我奉命修改……剧名由《最后一课》改为《第一课》。演出结果出乎意料,获得掌声雷动的一再谢幕。连年过六旬的老院长熊佛西都跳上舞台,大喊:“演出成功,成功,成功!”此激动一幕时常在我的梦中高光时刻再现。

校园即景,与学妹陈祖芬(北京作协副主席、文联副主席),摄于1963年上海戏剧学院

同窗情深 摄于1964年上海戏剧学院

 光阴似箭,转眼大学毕业。王东局老师告知我分配回广东文化厅工作。虽归心似箭亦赶往顾家大院告别恩师。顾老师赠我一帧他的近照,背面亲题“学海无涯”四字。他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广东话剧团队不多,话剧剧本上排几率有限。但广东剧种繁多,既有粤、潮、琼、汉,还有山歌剧,采茶戏,花朝戏,正字戏等等。你不能只写话剧。你应有目的地抓准三两个剧种,研究其中特色,从模仿到熟悉,多写几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剧本,才能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剧作家。”一番语重心长的叮嘱,成了我后半生从事创作的标尺!

 壮志凌云,为故乡勇攀戏剧高峰

 实践证明,顾老师的教诲我一生受用匪浅,是我日后成为剧作家的一把钥匙。回广东省文化厅工作两年,再次奉命参加为期两年的四清工作队。后由于成家在梅州,孩子多生活负担重,想到恩师叮嘱家乡剧种多,便主动要求调到离家较近的梅县地区工作。梅州不愧为文化之乡剧种果然丰富,既有中原音韵的广东汉剧,又有正统客家方言的山歌剧、采茶戏,还有各种地方小戏。遵照顾老师的叮嘱,我很快就适应几种剧目创作实践。从话剧《关系学堂》到汉剧《麒麟老道》、《义子登科》到山歌剧《少妇情》、《补正的爱情》。除此之外,我不是单一的创作干部,而且肩负着辅导创作、发现人才、挖掘戏剧精品等任务。为了完成这双重任务,在中国剧协书记王正、省剧协领导赵寰、陈仕元和梅州市副市长何万真等鼓励下,汇集陈晓春、廖武、曾祥训、廖维康、陈勋华、林韩璋、肖伟光等一批有志气、有素质、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创作者于 1986年成立一个创作群体——梅州市嘉应戏剧文学社。那是广东省第一个创作家自愿组织起来的戏剧群体。十余年的实践证明,嘉应戏剧文学社成绩辉煌,影响全省。作为领头羊我全身心投入,常召集一群剧作者们废寝忘食、随时随地进行剧本研讨,每一个同仁的家、每天傍晚的饭后散步,无不都是三五成群,讨论剧本,被同行们戏称为“杨白劳”,我也因此被中国剧协特评为“先进戏剧工作者”称号。

梅州戏剧协会同仁合影于(1990年摄于梅州江南大厦)

 老牛伏枥,归湾区从未歇于笔耕

 叶落归根,退休后我回到深圳罗湖安度晚年,妻贤子孝、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在梅州嘉应戏剧文学社完成了传帮带培养创作团队任务,我的创作再次发力,为深圳戏剧奉献力量,同时也攀登了自己创作生涯的又一高峰。九十年代,同为上海戏剧学院的同学熊源伟创办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多次力邀我任客座教授,因手疾无法使用电脑终被时代抛弃。但我自小熟悉广府话,听粤曲长大,创作粤剧得心应手。此时与深圳粤剧团团长萧柱荣一拍即合,开启了我们多年的合作创作,《牌坊村新传》、《七夕月半圆》等剧作获得国家级多项荣誉,深圳粤剧团在2000年期间,斥资百万打造粤剧精品,《牌坊村新传》由越剧团冯刚毅、苏春梅主演,深圳大剧院首演。其中两位主角的多段唱腔堪称粤剧教科书级别,两位深圳粤剧的一代名伶的合作更是使《牌坊村新传》以曲牌丰富、曲词优美而成为深圳粤剧绕不过去的一道丰碑。与后来的《驼哥的旗》、《情系中英街》等粤剧均获得国家级多项大奖。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有幸再次见证和参与了深圳的非遗文化传承事业。

与《义子登科》演员与导演合照(1989年摄于广东汉剧院)

《牌坊村新传》2000年深圳大剧院演出现场。

登上人民大会堂领奖台。与合作者深圳粤剧团团长萧柱荣先生在天安门广场合影(2002年5月28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站在当年由于一场事故延伸出人生无尽之故事的人民桥头,幻如隔世不禁唏嘘。将近一个世纪,旧时代的深圳墟如今已是惊艳蝶变,成了世界城市建设史上奇迹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市,其崛起和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典范。从解放前不到五六千人口的深圳墟成了近2000万人口的超大特大城市、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的龙头。在这片曾经挥洒热血的热土,我见证了祖国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与举世瞩目的改开成果。如今欣慰的是对得起这片热土,儿女们依旧在为建设这块土地而奋斗,孙辈们也从这片热土走向世界。都说深圳是文化沙漠,此话在我看来是有失偏颇的。老之将至,总想给深圳戏剧留下点文献资料,给子孙后代留点念想,于是搜肠刮肚,在属于自己的故纸堆里挑出十几个剧本汇编成册,恰好都是曾经获奖的拙作,歪打正着,便取篇名《栽兰梦——曾桂森获奖剧本选》。

 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至今到九十耄耋老者,一直笔耕不辍,难怪有人说我是条拴在戏剧柱上的老黄牛。六十余年的剧作生涯,先后写就大型剧本近四十部,这些剧本均由广东汉剧院、深圳粤剧团等大小剧团排练上演,亦有十五部《中国戏剧》发表,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颁发的银奖、金奖。回顾人生,少年立志著书立说,以笔下的文字反哺社会,毕生交给后辈的成绩单,先后创作了《货郎记》、《壮志凌云》、《义子登科》、《麒麟老道》、《牌坊村新传》、《癞蛤蟆外传》等15部大戏,创作了《风起云涌》、《梦龙》两部长篇小说由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栽兰梦——曾桂森获奖作品集》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退休后历时五年著立自传《深圳苦儿》。此生无甚专长,只是好编故事喜描人生。在坎坷经历中积累不少生活素材,汇集成册,文学上的战友们一个个陆续离开了,而我们笔下的每一个字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重返母校,参加母校七十周年校庆。2015年摄于上海戏剧学院。

 同窗情深。2 0 1 6年4月部分大学同窗深圳小聚:左一中国文化部部长秘书、戏剧理论家杜清源,左二国家话剧院业务副院长剧作家邢益勋,左三重庆大学电影学院副院长、重庆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唐泽芊教授,左四剧作家曾桂森,左五工程兵文工团编导室主任剧作家张鸿生。

耄耋之年,天伦之乐。孩子们从各地学成归来看望爷爷。(摄于2023年五一节)

合家欢聚,其乐融融(2008年摄于深圳)

 结集成书过程中,凝聚人生各阶段回忆,感叹人生如一跌宕起伏的戏剧。生长在一个旧时宝安县孤苦伶仃的残疾流浪儿,中青年奉献于传统戏剧文化事业,晚年能在大都市深圳安居乐业安度余年,暗含时代发展中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命运同频共振的历史意义。此生有幸为梅州、深圳的文化事业奉献微博力量。有幸成为从深圳墟到粤港澳大湾区一线城市这片热土的百年沧桑见证者和记录参与者。

文脉传承——2024年1月1日年出版《栽兰梦——曾桂森获奖剧本选》,1200本被全国各地图书馆作为戏剧文献资料收藏。

 作者简介:曾桂森,笔名泉源,剧作家,作家。1933年生于广东省深圳市,广东省兴宁市人,1964年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本科毕业。先后在广东省文化厅、广东汉剧院、梅州市文化局等单位工作。曾为中国戏剧文学会理事,中国剧协会员,广东剧作家协会理事,广东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电视台特约编辑,嘉应戏剧文学社首任主席。

 曾桂森师从中国戏剧理论家、教育家、剧作家顾仲彝先生。在恩师顾仲彝、王东局夫妇悉心栽培下,博采众长,形成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风格。从事戏剧创作五十多年来,近四十部剧本在省、市、县级剧团演出,其中十五部剧本在国家或省刊发表。代表作《栽兰梦》《七夕月半圆》《牌坊村新传》荣获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银奖,国家文化部等七部委颁发的戏曲二等奖。

 部分作品及合著作品简介

 • 《栽兰梦——曾桂森获奖剧本集》花城出版社出版(2024年1月1日),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并在全国各地图书馆收藏。。

 • 大型戏曲剧本《栽兰梦》,第三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2003年)。

 • 山歌剧剧本《七夕月半圆》,第二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银奖(2002年5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颁奖,国家领导人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堤出席颁奖典礼)。

 • 粤剧剧本《牌坊村新传》,荣获国家文化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作家协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文学艺术届联合会、全国妇联、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颁发的戏曲二等奖,剧本由深圳粤剧团在深圳大戏院排练上演(2000年)。

 • 汉剧剧本《义子登科》,广东第三届艺术节优秀剧本奖,闽粤赣首届戏剧节优秀剧本奖(1988—1989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90年)由广东汉剧院排戏演出。

 • 汉剧剧本《麒麟老道》,广东省第四届艺术节优秀剧本奖。刊登在《南粤剧作》,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91年),由广东汉剧院排戏演出。

 • 山歌剧剧本《张蛤蟆外传》,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88年6月)。

 • 话剧剧本《关系学堂》刊登在《中外影剧》(1987年12月)。

 • 山歌剧剧本《思》刊登在《南粤剧作》(1987年12月)。

 • 山歌剧剧本《月是故乡明》,花城出版社出版(1985年)。

 • 戏剧研究论文《同中求异,变异求新》刊登在上海《歌剧艺术》(1989年)。

 • 汉剧剧本《货郎记》(执笔创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62年)

 此外,在小说和电视剧创作也有一定的收获。1991年出版了长篇小说《梦龙》(与刘永清老师合著,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说《爱的历程》等、晚年撰写长篇小说《历经沧桑》又名《深圳苦儿》(尚未出版)。1988年被广东电视台聘为系列短剧集《农家故事》专栏节目特约编辑,编辑、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电视作品。

责任编辑:刘飞 点击数: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2838403369@qq.com 电话:010-69960698 手机号:18610493210

中央新影老故事频道《记录》栏目组,《草根也要当明星》栏目组”红色之旅”和”美丽乡村”节目联合设立的综合性互联网资讯平台

备案号:京ICP备200002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8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Copyright© 2020 www.fzjdv.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