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基础、定位和路径
发布时间:2021-03-26 09:49 文章来源:央视美丽乡村一线聚焦 作者: 金英勤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调研时提出,要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聚焦“三个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开好局面、起好步,首当其冲的就是先进制造业高地,湘潭作为传统工业城市、长株潭核心增长极重要成员,在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中责无旁贷,理应走在前、干在前。
 
一、基础条件
 
“十三五”期间,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立足“产业立市、工业强市”,加速“智造谷”“汽车城”“军工城”建设,着力打造“1+4”重点产业体系,形成以建设3大千亿产业集群为目标、打造15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为抓手、8个产业园区为主阵地的工业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必要条件日趋成熟。

      1.产业基础良好。41个工业门类中,我市拥有36类,其中,精品钢材深加工产业持续改造提升,龙头企业华菱湘钢是省内最大的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具备年产钢12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吉利汽车是全省产能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首家汽车出口规模企业,2020年受疫情冲击和行业下行的双重影响,仍然实现了整车产量17.05万台,产值185亿元;军民融合产业龙头江麓、江南等企业技术力量雄厚、科技优势突出,产品在国内、军内具备良好声誉;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在引进宝德计算机项目后,成功弥补了我市主机企业的空白。

      2.发展后劲充足。“十三五”期间,湘潭市工业经济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和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经受住了疫情挑战,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近年来新引进的项目质量相对较高,对全市制造业持续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如蓝思科技2021年投产后将为我市再添一家制造业龙头企业,宝德计算机、广州酒家等项目产能有望进一步释放,中联重科配套产业园、金龙铜业、汇弘食品等新建项目将为全市制造业发展增添新的引擎。

      3.创新要素丰富。湘潭拥有仅次于长沙的科教资源,大专院校和在校大学生比例稳居前列,碳基纳米材料和电磁电力驱动等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在以科技创新推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优势明显。全市拥有江麓、泰富重工2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95家高新技术企业,48家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6家国省级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0余家各类科技开发机构;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1万人、副高以上职称1.12万余人,高技能人才3.72万余人,柔性引进两院院士、在潭工作院士总数16人,组建院士工作站14个,引进和培育国家“万人计划”6人、“千人计划”4人、长江学者7人、省“百人计划”26人。

      4.品牌效应明显。经过长期发展,湘潭工业已形成一批具有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的品牌,以及一批技术领先、应用广泛的产品。其中,湘钢是全球产能规模最大的宽厚板生产基地,在造船、工程机械、海洋工程、高建桥梁、压力容器、能源重工等多个行业享有盛誉;矿山装备产业在行业内影响较大,拥有“恒欣”“湘牵”“平安”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知名品牌,多个装备系列居于行业领先地位;湘电集团民用船舶电传动系统、崇德科技舰船用高速自润滑液体动压滑动轴承等产品均拥有较强的科技基础和产业优势。在今年的湖南省质量大会上,恒欣实业和吉利汽车分别荣获省长质量奖和省长质量奖提名奖,目前全市已累计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个、省长质量奖6个,省长质量奖提名奖1个,保有量居全省第二。

      5.智能制造加快发展。“十三五”期间,湘潭市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和智能化改造,尤其是新引进的企业、新上马的项目,很多都是代表着业内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中电互联、华为等国内顶级智能制造服务商的引进,为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主要流程上数字化建设覆盖率达到85%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3.6%,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1.3%。目前,全市获批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企业45家,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1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车间)16个,并涌现出了一批智能化改造升级的企业典范。如湖南飞山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落地“装配式建筑铝模行业智能制造共性解决方案”,威胜电气有限公司落地“电子信息产业链电控柜柔性组装生产线解决方案”,为全市传统制造业推进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起到了示范作用。

      6.转型升级稳步推进。近年来,湘潭市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这一重大课题,重点发展“1+4”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培育壮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转型发展、高端发展,工业结构明显优化。2020年,全市“1+4”重点产业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达7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6%,非公工业占规模工业比重达81%,省级以上园区工业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到78%。

      二、目标定位

      在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对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出的定位是打造“国家重要智能制造集聚区”。这一定位与我市近年主抓的“1+4”重点产业和中部“智造谷”定位相一致,与湘潭工业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相吻合,与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定位相呼应,与湘潭作为全国知名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地位更是一脉相承,同时,也体现了湘潭制造业立足全省第一方阵,面向全国争先进位的更高要求。

      三实施路径

      “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业”的核心和主攻方向,体现了湘潭制造业发展的未来导向,其目标更为聚焦;“集聚区”要求我们的产业主要采取链式发展、集群式发展,并逐步构建功能完备、高效有序的产业生态。

      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一是做强做优现有龙头企业。支持湘钢发展先进钢铁和高端钢材,向产业中高端迈进;支持吉利向新能源汽车战略转型;支持湘电集团重点发展电机电控核心产业,将技术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和市场优势;支持江南、江麓等大型军工企业利用成熟的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辐射,开发重大军民融合产业化项目。二是培育更多产业链龙头企业。支持宝德计算机做大做强,成为区域性整机龙头企业;支持蓝思科技发展移动智能装备(终端),培育成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龙头。三是加快培养企业领军人才。积极组织和争取我市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国省各类企业家培训活动;定期组织企业家沙龙和企业家大讲堂,筛选一批知名企业家和退出一线的大型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组成“企业家顾问服务团”,帮助年轻企业家更快成长。是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壮大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着眼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发展,将配套范围扩大至长株潭地区,打造更多“核心+配套”项目组合,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带动配套企业发展;抢抓三一、中联等大型企业生产回湘机会,高质量建设运营好配套产业园。

      2.加快工业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一是加强创新平台基础建设。依托国、省、市企业技术中心科研力量,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市内企业与高校对接,建立以制造业为重点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开展制造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瞄准国、省制造业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制高点,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组织指导湘钢、吉利、湘电、平安电气等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三是加强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充分利用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湘潭分市场、湘潭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科技银行等科技成果交易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支持企业加大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引导高校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主动的姿态服务产业发展,通过科研成果产业化实现科技创新价值增值。

      3.运用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充分利用以智能化、数字化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是湘潭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更是迫切需要。一是加大智能化改造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奖补资金、财政贴息、智能制造基金、担保等方式,对智能制造后备企业和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鼓励各重点园区出台专门政策,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项目、智能制造平台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加强对基层园区和企业的培训指导,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国、省、市智能制造项目。二是深化与智能制造服务商合作。继续加强与华为、中电互联合作,确定我市智能制造发展重点方向和重点扶持企业,组织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服务商对接会,筛选优质智能制造供应商为企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开展人才引进和培训,强化智力支撑。三是实施技术改造专项行动。集中对钢铁冶金、机电装备、材料、食品医药等产业开展以装备升级、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运模式创新为重点的改造升级专项行动。

      4.提升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一是强化产业链基础。推动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切实发挥产业园区主抓产业链建设的主体作用,精准定位各园区主特产业,促进园区多元化、差异化发展;围绕强链、补链、延链方向,加强与中联、三一、北汽福田等企业合作,狠抓产业链招商;聚焦保供应链稳定、保重要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等问题,建立应急机制和供应链风险管理制度。二是实施支柱产业延链培强、新兴产业补链做大“双链”工程。坚持补短板与锻长板相结合,重点支持新能源和汽车制造、先进装备制造、先进电传动、军工、精品钢材及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做强做优,打造全产业链。紧盯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及传感器等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高起点、前瞻性谋划新兴产业的战略布局,打造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三是促进长株潭产业链联动发展。全面加强我市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与省级20条产业链对接,根据长株潭三市产业基础实行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在先进钢铁、电磁电力、先进矿山装备等领域当好“主角”,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当好“配角”,加快推进湘潭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要素链全面融入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

      5.加大工业企业精准帮扶力度。继续做实“千百扶培”以100家大中型重点企业和1000家中小企业为重点,扎实抓好“十二大专项行动”,加紧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落实好项目补助、入规奖励等财政奖补政策,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二是着力化解融资难题。组织常态化银企对接活动,推广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新模式;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提高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真实度、准确度,指导金融机构提供更为精准的融资产品和服务。三是开展“一对一”帮扶服务。构建重点龙头企业与中小骨干企业的帮扶关系,针对共性问题召开专题会议重点研究,出台有效措施,确保既能治标又能治本;针对个性问题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依法依规依程序协调解决,重点解决好利益相关方多、拖延时间长的重大疑难问题,如军工企业周边环境治理问题等。

      6.推进工业项目招商。一是把握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既扶持现有的企业做大做强,扩大改扩建投资,又及时研究和整理国省有关工业招商政策,围绕全市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以县市区(园区)为主体,提出工业项目招商重点任务清单,持续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保持稳定域外投资资金流入。是把握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在保持工业招商项目基本数量的前提下严把项目质量关,对全市工业重点招商项目进行必要的前期信息收集、评估、分析与咨询,出具项目优劣与效益评估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三是把握好引进和落地的关系。加强对工业项目招商前期规划和对接,算好短期账、长期账、经济账、社会账,对符合发展需求的项目,切实拿出最大诚意和优惠政策,提出务实可行的落地方案;加快引进项目的落地见效,从项目评估、协商、签约、注册、资金到位、建设、量产、本地服务、考核、奖励办法等方面制定工作细则,提供好全方位服务,实行全流程的监测管理;针对重点项目,建立各级领导与部门协调落实机制,进行重点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引得进、能落地、见效快。(王亚新
 )
 
       (作者单位:湘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责任编辑:13758999201 点击数: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2838403369@qq.com 电话:010-69960698 手机号:18610493210

中央新影老故事频道《记录》栏目组,《草根也要当明星》栏目组”红色之旅”和”美丽乡村”节目联合设立的综合性互联网资讯平台

备案号:京ICP备200002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8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Copyright© 2020 www.fzjdv.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