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绝大多数属快餐文化
中小学生还是应该多读些经典
长江日报讯(记者向洁 戴亮)第37届楚才写作大会即将于本月27日上午举行。特等奖作者是怎样读书、怎样思考、怎样写作的?在网络文学日益盛行的当下,中小学生如何去粕存精?21日,第36届楚才写作大会暨“学习强国”主题征文活动部分特等奖获得者与知名作家、诗人展开面对面交流。
21日上午,长江日报报史馆迎来一批特殊的访客。获得第36届楚才写作大会暨“学习强国”主题征文活动特等奖的十余名“小楚才”,走进长江日报报史馆参观,感受这份与新中国同岁、见证时代变迁的报纸的辉煌历史。
随后,在“共话楚才 展望未来”环节,“小楚才”们与武汉市作协副主席、诗人阿毛以及武汉市作协副主席、儿童文学作家黄春华进行“圆桌交流”。
面对仰慕已久的作家、诗人,“小楚才”们起初还有些拘谨,但很快一个热门词——网络文学,将大家的“话匣子”打开了。
话题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学生何怡提出的。她说,她曾经比较排斥网络文学,觉得跟经过时间沉淀的中外文学经典比起来,有云泥之别。可是,后来她发现网络文学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乃至成年人追捧,其影响力不可小觑。慢慢地,她也接触到一些网络文学,读来也十分引人入胜。偶尔她也会想,早年的《水浒传》《三国演义》也是坊间的热门小说,正是因为广为流传才被保留至今成为经典。所以,她认为网络只是一种新的传播途径,不能被贴上孰高孰低的标签。她想问问两位老师,不知道自己的看法到底对不对?
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学生李铠杉也谈到两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一是她在逛书店时,发现网络文学的区域越来越广,而她比较偏好的哲学、人文类的书籍往往被安置在旮旯里;二是网络语言的低龄化运用,很多小学生在写作与日常交流中,将运用网络语言当作一种潮流。
对此,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春华表示,网络文学的兴起是一个客观现实,中国的网络文学在国外就很有市场。他说,经典的魅力自不必说,但有的让孩子们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太远,很难产生共鸣,因而孩子觉得晦涩,而网络文学正好迎合了当下的各种口味。不少家长担忧孩子沉溺于网络文学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不可能让孩子活在真空中,这就需要老师、家长正确引导,帮孩子筛选、斟酌,而绝不应谈之色变。
著名诗人阿毛则提醒“小楚才”们,网络文学不一定就是低俗的,但绝大部分确实属于没有营养的快餐文化,处于“三观”形成期的中小学生还是要以读经典的文学作品为主。她建议不妨多读点现代和当代作家的作品,因为时代近一点,接受起来就会更容易一些。
据主办方介绍,今年“楚才”将继续与“学习强国”湖北学习平台合作举办。去年,部分作品经“学习强国”平台、长江日报全媒体、中国日报、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和移动客户端刊发后,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产生良好反响,全网阅读量达到5000多万人次,点赞量近500万人次。
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第37届楚才写作大会采取线上方式进行。参与学生须提交诚信承诺书,并上传现场写作照片。楚才评审工作负责人提醒广大家长一定要相信孩子,让他们独立写作。凡发现带有明显成年人参与“痕迹”的作品,经专家研判后,会视程度不同予以降级甚至淘汰。
关于我们| 广告报价| 本站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信息举报|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1057802431@qq.com 电话:010-69960698 手机号:18610493210
中央新影老故事频道《记录》栏目组,《草根也要当明星》栏目组”红色之旅”和”美丽乡村”节目联合设立的综合性互联网资讯平台
备案号:京ICP备200002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08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247号
Copyright© 2020 www.fzjdv.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