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打通河湖“经脉”串起生态“纽带”
发布时间:2024-10-17来源:央视美丽乡村一线聚焦 编辑:刘飞
近年来,渭源县立足渭河源头水资源和水生态优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上游生态系统治理,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丽幸福河湖。
优化资源配置,共筑生态之美
依托黄河流域渭源县水生态综合治理及生态廊道建设、渭源县渭河沿线生态修复、渭源县城东区生态绿地提升、城市重点道路绿化提升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沿河观光旅游长廊23公里、文化展示节点5个、生态公园4处,综合绿地面积约为46006平方米(综合绿地率达到75%)。经过这一番脱胎换骨的蜕变,全面擦亮绿色底色,渭河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3年,渭河渭源段成功创建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县内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咱们渭源县城这几年建设的越来越好了,这条河道被改造后,不仅变得整洁了,而且更加美观了,我经常带着家里人和小孩儿来这里散步,这里不仅有花花草草,还有健身器材,是个散步休闲的好地方。”市民陈女士和同伴们对县城变化很感慨。
如今,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乡村、景区,它们连线成网,成为沿河保障生态、绽放美丽、承载福祉、寄托乡愁的美丽风景线,展示河湖最本质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内涵,为全县发展“一核七星”乡村旅游注入了勃勃生机。
打造“城市绿肺”,共享生态福祉
坚持“以绿为基,以彩为廊”建设定位,随着黄河流域渭源县水生态综合治理及生态廊道建设等工程实施,新建堤防7.4公里,布置防冲刷坎18座;建成滨水活力区、野趣休闲区、生态观赏区、渭水文化区、大地艺术区5大生态廊道和人行悬索桥1座,绿化渭河南北两岸面山0.5万亩、河道8公里、岸坡2万平方米,栽植丁香、四季玫瑰等2万余株,形成花带6公里,形成了人水和谐、生态优美、健康安澜的河湖美景。
随着渭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及生态廊道建设等工程实施,极大的提升了县城观赏游憩、自然科普、临水活动的空间,大大增强了当地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我喜欢渭河沿岸的规划设计,绿草如茵,树木葱郁,非常适合亲子游玩,很高兴家门口就能有这样一个休闲的去处。”经常带着老人孩子散步的市民左女士说。
今年“十一”假期,渭河生态廊道还成为了当地新晋“网红”打卡地,前来散步、健身、骑行、亲子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促进产城共融,共绘幸福图景
秋风送爽,果蔬飘香。时下,走进定西市渭源县路园镇高原夏菜核心区示范基地,鲜红的辣椒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
依托水资源优势,合理谋划布局,在路园镇大力发展高原夏菜产业,引进渭源县裕兴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企业,带动群众统一开展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种植,全镇建成设施蔬菜大棚800余座,全产业链产值达2亿元。
国庆“黄金周”,渭源县渭河源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各地游客齐聚美丽的渭河源头,欣赏满山的红叶、聆听动人“花儿”、体验舒适的民宿、参与精彩的活动,各景点“人气爆棚”,繁荣活跃的假日市场,映照出一幅活力四射的经济图景。
近年来,渭源坚持“以水定产”,加快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积极培育节水产业,鼓励支持沿岸群众大力发展高原夏菜、现代农业、花卉产业、乡村旅游等,形成“连乡成片”“跨乡成带”“集群成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快速通道,让群众实现“掬水而用、临水而憩、依水而兴”目标。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作为黄河最大支流的渭河发源地——渭源,更是站好源头岗、把好源头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能源粮食安全基础不断巩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站在更高起点上,一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渭水协奏曲随着“黄河大合唱”正在陇原大地奏响。(通讯员:乔彩凤 王宏雄)
审稿: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