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诸城石桥子:“牛经济”犇出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3-10-31来源:央视美丽乡村一线聚焦 编辑:admin1
近年来,石桥子镇鼓足“牛劲”闯新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在养殖业上做文章,制定“牛规划”、出台“牛政策”、成立“牛专班”,率先实施“秸秆变肉”富民工程,紧紧抓住“牛”鼻子,大力发展“牛”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过上“牛”日子,为乡村振兴注入“牛动力”。
股份合作 联农富农
“目前,合作社的安格斯、海富特、和牛等高端品种肉牛存栏量达1800多头,可辐射带动周边11户群众发展肉牛养殖。”山东众聚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波说。据了解,石桥子镇选拔杨波、乔光东等20多名“牛专家”“牛管家”进入基层党组织,由他们引领成立合作社,打造科学化、标准化的肉牛养殖基地,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合作社成立后,我就在这里打工,一边挣钱,一边学习养殖技术,一个月有6000多元的工资收入。我还在合作社托管了100头母牛,每年有托管固定分红3万元,政策性补贴收入6.9万元,年底还有合作社20%的经营效益分红。”祝家店子网格养殖户祝立好介绍。
据了解,养殖户所说的“肉牛托管”,是众聚农牧养殖合作社探索发展肉牛养殖的新模式。无论是散养户还是投资人,合作社将其所有或新购的肉牛集中托管后,由合作社雇用专业饲养员和防疫员统一进行肉牛饲养和防疫。合作社给托管的所有肉牛购买保险,消除养殖户、投资人对肉牛意外或疾病死亡的顾虑,每头母牛每年有托管分红300元,政策性补贴690元,年底还能分到经营效益20%的分红。
“今年以来,石桥子镇以股份合作改革为抓手,着力构建‘党组织+股份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有效组织起来,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划算的问题,促进肉牛规模化经营,走出一条共同富裕之路。”石桥子镇党委副书记刘宇表示。
寄母还犊 订单养殖
“当初我们决定选择石桥子镇,看中的就是该镇良好的群众肉牛养殖基础和农业秸秆资源。”潍坊胜伟集团负责人介绍,石桥子镇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自然优势,加上潍坊市委、市政府的激励政策,为顺利开展“寄母还犊”“全程托管”养殖奠定了基础。胜伟牧业与合作社进行合作,为合作社统一提供种牛、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防疫检疫,待到牛犊达到标准出栏时再统一收回,有效提高合作社养殖产出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众聚农牧专业合作社今年新发展社员4户,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00多亩,开展联农带农放养。同时,积极对接胜伟牧业、雅拉牧业等龙头企业,为养殖户提供肉牛引种、饲养服务、资金支持,组织实地学习、技术培训10余次,进一步促进了养殖户高效生产、增收致富。
“买牛有贷款,养牛有保险、繁殖有技术、出栏有销路。党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好,养牛的技术、销路、防疫都不用操心,育牛犊、盖牛圈、建粪池有农担贷款支持,而且还有补贴,我很有信心”,诸城奇昊牧业负责人乔光东说得兴奋,底气十足。
这十足的底气得益于潍坊市和诸城市一项项灵活的产业扶持政策。为用好这些惠民政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石桥子镇坚持党建引领,有效整合资源,探索推行“带牛入园”“全程托管”等模式,进一步健全完善联农富农机制,推动畜牧业向园区化、生态化、现代化发展,促进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种养循环 秸秆变肉
牛吃的饲料主要原料是小麦、玉米秸秆,其中一部分秸秆来自合作社自属农场。在众聚农牧合作社看到,13000多平方米的料厂内,堆积着大量的玉米秸秆,铲车和挖掘机正在堆积打包作业。
“过去秸秆的处理方式主要是焚烧,既污染空气又影响群众生活,放在田里污染环境还耽误农作物种植。我们投资2000万元,建成年产12万吨的青储饲料车间,既帮村民解决了麻烦事,还能保证自有牛场及合作社社员的饲料供应。”众聚农牧合作社李军说。
石桥子镇地处诸城市西北部,渠河南岸,是典型的农业大镇、粮食大镇。他们率先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并出台一系列“牛政策”,将农田废弃秸秆变成肉牛爱吃的“香饽饽”,走上了逆袭之路,让不被待见的秸秆成了“抢手货”。
“废弃秸秆成了喂牛的饲料,合作社产生的牛粪,成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料,这种‘地种粮、粮产秆、秆喂畜、畜产粪、粪还田’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推动了产业链向高端化、现代化、持续化迈进。”石桥子镇政府分管畜牧业生产的二级主任科员刘伟表示。(本网记者:赵洪志 通讯员:张吉生 贾志凯)